本校原資中心推動原住民走讀課程,亦積極融入原民傳統生態農耕相關知識與文化實踐,積極融入台灣原住民部落教室,作為推動本校生態論述之基地,與原鄉部落合作建立關係,來支持推動部落產業經濟的發展,並藉由深入體驗後,經過分享、討論、回饋過程,能逐步整合部落資源,以生態人文學群深入探索原鄉部落生活空間及文化脈絡。
本課程將結合本校教師與部落文史工作者,以融入泰雅小米文化的食農教育內容,加上實際進入部落的走動式工作坊來操作。此一操作方法與步驟,背後受到當代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所啟發。本課程實踐場域座落在新竹縣尖石鄉的田埔部落(Tbahu),這是我們合作單位夥伴Pagung Tomi的部落,田埔部落是新竹縣尖石鄉後山人口最多的泰雅族部落。
部落文史工作者 Pagung Tomi與小米方舟團隊從七年前開始復育泰雅小米的文化,實際投入小米多元品系與地景的種植與營造,透過課程與深度旅遊(走讀)的模式建立起小米的傳統穀倉教室以及知識內容。Pagung所經營的小米地景,具有一些生態博物館的雛形。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是法國的博物者Hugues de Varine 在 1971 年提出的概念。雖然,目前在博物館學界對於它的定義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生態博物館的內涵多半取決於怎麼被做出來,而不是怎麼被說。換句話說,它的內涵取決於一個動態的過程,其中的關鍵在於社區如何永續地保存,詮釋以及經營他們自己的文化遺產。本課程連結到食農教育的主題,試圖讓學生了解的泰雅族文化角度與案例。
本計畫架構:
部落小米體驗:
由部落文史工作者帶領學生一同體驗小米脫粒、脫殼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講述以前在部落小米脫粒脫殼的聲音,可以顯示各家庭的生活狀態,如此深刻的體驗也更加了解原住民族生態環境。
森林教室:
由部落文史工作者傳遞一個觀念「山是泰雅族的大冰箱」,並帶領學生一一認識所到之處所遇見物種,堅韌的烏心石可做房屋的梁柱、山羌山羊愛吃八角金盤的葉子、從樹葉的枯萎度牙齒咬後的顏色,可以判斷飛鼠何時來過等,這些都是泰雅人生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