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八八風災造成許多原住民部落放棄舊地,遷徙至接近平地的安全住所,十餘年來流離失所的族人漸漸陸續重返家園,追尋記憶的銜接與文化歷史的傳承。
北排灣族藝術人文薈萃的大社部落也是其中之一。大社部落災後遷徙到現今屏東縣瑪家鄉里納禮的永久屋區,儘管遷回舊部落已然無望,迄今仍有少數人家努力修繕家屋,免於傾頹,甚至經營工藝品製作與販賣(至平地)、接待家庭與餐廳,並維護部落道路與公共設施,也讓舊部落重燃人煙。
此計畫將與部落協會、藝術組織,以及其他官方民間機構共同合作,協助開發藝術駐地創作計畫,為台灣的未來維繫活生生的傳統與文化遺產。
本計畫透過與場域對話、問題意識探究、EGS永續發展的共好願景,本期計畫「災後遷徙之舊部落復振:藝術駐地計畫與文史導覽創作」,將從「教育創新」、「文化價值再造」等面向,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永續城鎮與社區」等指標,以藝術方法學驅動國內外協力社群與組織,共同推動文化保存與創新傳承,開啟場域對話,人才培育和國際交流合作,實現臺灣多元文化的永續發展的願景。
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台灣南部,許多原住民部落被迫遷離家園,流離失所。其中,北排灣族的大社部落更是遭受重創,儘管無法返回故鄉。然而,遷徙至瑪家鄉里納禮永久屋的大社部落族人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努力重建家園,守護著部落的文化與歷史。
本計畫旨在協助大社部落重拾生計,並永續發展。透過跨域教學創新、人才培育、場域永續發展、與價值創造等面向,推動以下工作:
• 跨域教學創新:結合藝術、文化、觀光等領域,培育部落青年人才,提升部落的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能力。
• 人才培育:培育部落導覽解說員、工藝製作師、觀光從業人員等,打造部落經濟動能。
• 場域永續發展:活化部落空間,發展藝術駐地創作、文史導覽、工藝產銷、觀光餐廳與住宿等,促進部落永續發展。
• 價值創造:透過文化推廣與教育,提升大眾對原住民文化的理解與欣賞,促進文化交流與價值創造。
此育成計畫將以現有課程為骨幹,結合三位授課老師之不同研究專長,於本(112-2)學期上課期間,聯合大社部落伊誕工坊及部落相關單位和族人,共赴舊大社部落進行三天的田野考察,協助盤點在地資源,檢視現有及未來部落復建之途徑與可行性。學生將於田野研究過程,深入理解排灣族文化、殖民與現代化過程的歷史遭遇,訪視大社部落之藝術工作者與負責文化傳承之耆老,行程期間將逐步討論藝術駐地創作與文史導覽之規劃,以作為未來共同協作之基礎。
育成過程中,策略上將以學習共融為前提,試圖建構學生參與部落重建的知識基礎,並透過學校與部落的共識形成,建立未來合作的基本默契。方法上採取參與式田野研究,企圖在適當倫理原則下,把學習和知識變成舊部落永續發展的助力,把教育與研究變成部落行動力的資源,並由學生提出相關的展覽提案和文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