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關渡地區的發展外來人口增加等因素,關渡地區的媽祖聖誕繞境雖然年年依舊舉辦,但卻面臨舊俗佚失,新例未成的青黃不接現象!
近年來由於本土意識的抬頭,廟會活動又重新受到重視,民眾也興起了一股參加廟會進香遶境的風潮,許多具有知名度的大型廟會都有大群的熱情參與者遠道而來共襄盛舉,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議題,噪音擾民、交通堵塞、焚香、燒金紙、燃放鞭炮等環保議題,引起了支持與反對者的爭辯,這些議題也引起我們重新思考活動真正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
本計畫以藝術專業及在地高教的力量,協同本地居民共同合作,發掘傳統、復育融合、創新永續,打造出承先啟後的「關渡聖誕節」。
臺灣俗諺“北有關渡媽,南有北港媽”,關渡宮在臺灣民俗信仰向來占有重要地位,傳統上關渡宮有祭祀五角頭及普渡五角頭的廟會慶典活動。隨著關渡地區的發展外來人口臺灣俗諺“北有關渡媽,南有北港媽”,關渡宮在臺灣民俗信仰向來占有重要地位,傳統上關渡宮有祭祀五角頭及普渡五角頭的廟會慶典活動。隨著關渡地區的發展外來人口本計畫藉由在地的融入,重新打造關渡地區媽祖聖誕活動,成為「關渡學」重要的一環,並以走入關渡社區為主要核心。在課程設計上引入民俗傳統專業師資,如謝宗榮、楊逢時老師等作為師公等級的前輩,為同學講解宮廟文化、傳統武術、藝陣文化等等,從東方身體觀的角度帶領學生認識傳統民俗文化,平衡學生以西方體系為主的舞蹈教育內容。
透過實際參與艋舺青山宮的遶境活動,讓同學體驗熱鬧的宮廟活動、感受信眾熱情、藝陣的精采演出等等,改變時下常見對於民俗文化較負面的刻板印象,亦成功引起學生對於參與宮廟活動的興趣,多數學生對於此次田調活動有正面積極的回饋,為跨域教學創新立下里程碑。
本學期開設「體育(民俗傳統)」課程,培養學生對於藝陣的認知與技能。在課程中,同學學習操縱、演繹舞獅及其相應的銅鑼、樂鼓操作。在冬至時節為校內師生們演示活潑靈動的舞獅,展現了這學期的學習成果,為大家帶來了歡樂的節慶氣氛,而最後葉老師也親自下場,帶來祥獅獻瑞。老師精湛的技藝,讓舞獅充分展現勁力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