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重溪地區在礦業蕭條後成為被遺忘的所在。以石碇區而言,南區種茶、中區老街發展觀光,北區沒有支持產業,以至被惡意棄置垃圾,導致整個地區如同垃圾一樣被遺忘。
2022 年第一屆文化部社區營造獎「社造創新獎」得主葉家豪,因推動十八重溪社區發展而獲獎。2016 年他返鄉開始撿垃圾,鍥而不捨的努力下,垃圾大量被移除。他再承租早年文山煤礦員工宿舍成立「營火蟲書屋」,給孩子學習的場所。因為他的努力,已經有二百多位志工和許多社團參與合作,協助十八重溪地區發展。
本計畫搭配多項教學計畫,各門課程學生將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透過與石碇社區的合作,進一步與藝術、文化和環境相關的知識實際應用,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的能力及從多元視角看待問題。
透過參與計畫,獲得豐富的學習經驗,這包括訪談當地居民、搜集史料、紀錄口述歷史等,以確保手冊的資訊豐富而真實,再運用藝術祭舉辦工作坊、導覽等實踐活動,有助於促進社區的文化、歷史和自然資源的認知。
透過藝術和文化的推動,為石碇帶來新的商機,未來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這樣的合作模式有助於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促進持續的地方發展和學術交流。這對於十八重溪社區發展是一個長遠且可持續的合作機會。
本計畫為一獨立計畫,以協助社區發展導覽工作為主。課程另以「英雄之旅」和「藝術創業研究」兩門課程骨幹,整合資源推動推動「石碇冬至節」。
● 電子導覽手冊及人員導覽介紹
手冊以家為主題,團隊利用調查的資料,製作具有吸引力和易讀性的內容。為確保參觀者易於理解,再配合導覽人員解說,邀請一同走讀認識十八重溪。導覽內容核心以地區的特色為主並之扣合家的精神講述。最後再收束家的概念,一同討論「家」對你來說是什麼?
● 共創「生態系藝術品」
一場與自然共舞的藝術實踐,打造了獨一無二的生態系藝術品,而此次創作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承諾。藝術作品以自然材料創作,融合可持續性概念,考量生態足跡,打造環境友善的藝術品,期望達到藝術與生態環境相互融合,呼應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對十八重溪這片土地的敬意,通過藝術的表達,喚起人們對自然的關愛,與居民一同參與創作,加深社區凝聚力,並在這片家園中找到心靈的寧靜。
● 走讀加乘四場演出
在走讀路線中,團隊特別將四場演出元素融入導覽過程,目的讓導覽體驗更加生動有趣,為參觀者帶來更豐富的感受。演出由校內表藝專長同學進行表演,以「環境劇場」為概念,透過藝術形式傳達地方文化、歷史故事,使參觀者深度參與導覽活動,營造更具情感共鳴的氛圍。讓導覽不僅是一場導覽,更是一場展現文化與藝術的綜合體驗。